原標題:北京明年新增中小學學位2萬個、幼兒托位6000個
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六次會議通過決議,同意市政府提出的2023年重要民生實事項目的實施意見。其中包括北京將新增中小學學位2萬個,持續開展暑期托管服務;新增6000個幼兒托位,規范提升托育機構。
一起看詳情↓
此次入選的實事項目中,有29件都是依據今年12345市民服務熱線大數據分析的結果,聚焦市民群眾反映排名靠前的住房、教育、養老、托育等民生訴求而研提出來的,占比達85.3%。
33件重要民生實事項目清單
優化基本公共服務方面 4件
新增中小學學位2萬個,持續開展暑期托管服務。
新增6000個幼兒托位,規范提升托育機構。
推進安寧療護中心、老年護理中心、養老家庭照護床位、養老助餐點等建設。
實現22家市屬三級醫院通過基層預約轉診平臺投放號源,在全市349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發熱等11類癥狀患者提供診療服務,建成6家??漆t聯體。
改善群眾居住條件方面 7件
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8萬套(間)、竣工9萬套(間)。
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新開工300個、完工100個。
持續開展住宅小區物業問題專項治理。
老樓加裝電梯新開工1000部、完工600部。
解決6.1萬套歷史遺留住宅項目“辦證難”。
完成30個城鄉供水提升工程。
完成1.5萬戶農村住戶清潔取暖改造。
提高生活便利性方面 2件
試點建設80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推出60個“一證(照)通辦”事項、20類電子證照在線查詢調用,推廣“一件事一次辦”“跨省通辦”等。
方便市民出行方面 5件
優化調整公交線路65條。
利用錯時共享、人防工程等新增停車位1.5萬個。
完成20項市級疏堵工程。
完成100萬平方米城市道路大修,持續開展道路積水點排查治理。
持續推動重點區域周邊交通綜合治理。
營造宜居環境方面 3件
建設農村街坊路100萬平方米,實現150個村莊污水收集處理等。
新建口袋公園及小微綠地50處,新增村頭片林100處。
完善150個社區可回收物和大件垃圾回收體系,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創建等。
豐富文體生活方面 4件
創建10個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和體育特色鄉鎮,改擴建10個體育公園等。
建設100公里森林步道,貫通右安門至通惠河12公里濱水步道。
推進各類博物館向公眾開放。
組織開展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動1.6萬場。
保障公共安全方面 5件
完成100萬戶燃氣用戶更換、加裝安全型配件。
推進80個小區水、電、氣、熱等管線改造。
為500個火災風險較高的住宅小區配備聯網式感煙火災報警器等。
開展重點領域從業人員消防基本技能實操實訓30萬人,為全市1萬個基層義務消防隊配備應急設備。
對33大類食品抽檢監測全覆蓋,全年抽檢監測藥品、化妝品等不少于1.3萬批次。
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方面 3件
繼續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工傷保險定期待遇等。
促進“4050人員”、長期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殘疾人畢業生就業。
推動新建公共區域職工之家60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暖心驛站1000個。